1、主导车间效率提升:岗位布局与优化、作业标准、工时测定与优化、生产节拍化与产能标准化;2、负责车间现场技术支持,推动现场工艺、质量异常改善,消除生产异常浪费;3、负责车间现场工艺巡查、作业指导、制程改善与提升;4、实施IE专案改善项目及成本改善项目,优化生产流程;5、分析新产品试产阶段可制造性,并对产品在工艺方面提出改善性方案,从源头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跟进试产及问题改善进度。6、协同产品工程对试产及生产时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与改进,配合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改良,进行制程控制,提高产品制造品质;7、实施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排线的推行,监督生产部门严格按照排拉图要求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