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1. 根据安全环境管理程序、安全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环境健康的培训,包括安全三级教育、制度规定、事故教训、EHS资料等,并组织带领班组员工对对班组的设备设施、工作环境进行危害辨识,发现安全环境隐患等问题及时消除或上报,确保安全生产。2. 参与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五新二变”的安全辨识活动。生产组织3. 根据发出的生产计划或相关信息系统发布的生产指令,组织和调配班组员工,按计划完成每班生产任务。4. 每班确认上一班生产信息,巡查当班生产过程,确保生产安全性、质量稳定性、操作规范性等,当班结束时完成《生产运行及交接班记录表》。5. 组织召开班前、班后会,传达公司信息及各类安全、质量信息等,及时与组员进行交流沟通。6. 对每班进行分层审核,例如:设备、工装的日常点检、检查劳防用品穿戴、更新岗位技能矩阵、看板维护等,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落实整改。7. 管理区域内的现场5S和各类看板。质量8. 监控执行过程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规范要求,检查并督促班组员工执行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的“三不”质量原则。9. 发生质量缺陷及时控制,减少客户抱怨,确保标准化作业下的实物质量。10. 获取质量信息,并能够对各类简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予以解决。人员管理11. 准确记录班组员工的考勤信息,巡查人员情况,与员工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12. 实施班组的岗位培训,确保班组员工工作技能符合岗位要求。13. 开发安全、产品、质量等主题的培训课程并进行授课培训,协助生产主管培养带教新任班组长或后备班组长;14. 根据岗位考核准则,实施对班组成员的即时考核,并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向区域经理提供建议。持续改进15. 定期回顾班组KPI各项指标表现,使用标准作业组合票等改善工具对生产操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整改和提升的机会,跨部门合作,制定改善方案并优化现场作业过程,并能就改善实施进行总结和分享。16. 推动班组内合理化建议提案,并对提案进行审核,实施由班组负责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跟踪并予以反馈。17. 定期在区域内召集开展持续改进主题workshop活动。其他18. 积极完成上级领导指派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