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出口隐形冠军”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先介绍一下自己,那么上面这句广交会官网新闻稿中的描述,我们觉得还蛮贴切的。虽然被《Candy Industry》评为2023年世界糖果百强企业第81位,但是我们还是有自知之明:我们离优秀的差距还很大。 感谢你点击进来,真诚和大家介绍一下岗位要求和我们自己,可以快速读完,来判断是否愿意和我们同行。 【工作职责】*根据目标市场和目标渠道,和销售预算,制定有针对性的销售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根据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情况,渠道定位,价格区间,产品定位,有计划有策略推荐适合客户的产品,争取订单;*积极保持与客户的日常沟通、提供标准化的高效服务,积极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收集市场情况,提交市场信息及动态分析,进行周期性的总结及报告;*维护公司分配的现有客户并完成对应的销售预算;*团队业务日常管理和激励。【任职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外贸销售经验,具备日语或韩语能力;*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客户沟通流畅无障碍;*具有全面的谈判技巧及经验谈判丰富,能够独立和客户进行商务洽谈;*具备强大的线上信息搜索能力,新客户渠道拓展能力,能够独立开发新客户;*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对目标市场有准确的判断,了解目标消费人群的偏好,能够分析竞争对手制定销售战略。你应该对我们公司不了解,我们还是厚着脸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吧。自吹自擂的介绍不值得一看,我们还是希望尽量提供一些大家关心的信息,所以我们整理出候选人的高频提问:Q:我在你们家能有什么收获呢?A:财富自由!别,别这样。你看看身边,有几个打工人真能实现财富自由,不过还有一些地方值得讲出来:- 在金多多给自己未来的简历增值。因为我们客户里面很多是世界五百强,和这样的客户打交道有什么好处?会倒逼你做的更好。客户的规矩和要求非常多,各种paperwork,COA, SOP,很多conference call要能够熟练英语沟通,别总是Pardon Pardon,有时候还必须get到老外的笑点,不然Buyer开个玩笑全场安静尴尬到不行。过程很痛苦,但是最终还是会有收获。比如,有一个小伙伴把给Sam's Club成功做Presentation收获超大订单的经历写到了简历上,在找下一份工作时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从公司的成长中让自己获益。蛋糕变大了,你才能分更多;新开地盘了,你才有机会负责新业务;招新人了,你才有机会升职。在快速上升的电梯中,你才能更快到达目的地。比如有的小伙伴,入职时候是专员离职时候已经是经理了,入职时候团队就两个人,到晋升时候已经在带十几人的团队。Q:我会有什么成长的机会吗?A: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做了几年没什么进步,有的人觉得成长飞快:- 很多离职同事反馈了一个共同的感受:做了一年感觉获得了两年的经验,明明只做了两年但是好像顶在别家做了五年。因为很操心很累。但是离开了金多多,反而很感谢这样的历练。一位从深圳离职回内地工作的同事,是这样说的:金多多的历zhe练mo,让她在意外的在新公司做到了“降维打击”。- 别人觉得你成长没?猎头应该觉得你成长了,这几年陆续有好几个同事被猎头盯上。比如之前一个负责品牌出海的同事,在这里做了很多成功案例,刚好当下品牌出海是中国最需要的,被猎头盯了好久薪资翻倍挖走,搞得我们很恼火啊。但是我们自我安慰一下:毕竟这说明在我们这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在外面的市场上很受认可和欢迎。Q:我怕入职以后开到盲盒,遇到讨厌的上级和领导怎么办?A:会有这个概率,但我们尽量降低。没有人希望每天和自己讨厌的领导一起工作,每天都是折磨。所以面试时候一定会让你和自己未来的直属上级见面,让你充分感知后再判断愿不愿意一起同行。- 也有好多离职的同事和我们保持联系,TA反馈最多的是:怀念金多多融洽的小团队,那种大家一起克服困难互相帮助的氛围很温暖,工作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小伙伴们互相支持。- 分享一位在职员工的感受:“感觉公司的氛围很好 大家都非常友善,在xx组的这个team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如果有人有什么事情确实忙不过来那么我们也会齐心协力去协助他,并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分享一位离职员工的感受:“同事之间的感情挺让人怀念。每天一起上下班,虽然有些同事不属一个部门,但大家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是个挺好的氛围。”Q:你们在福田保税区太远了交通很不方便啊?A:关于公司位置,我们发现有些候选人找工作,***看重公司的地理位置,完全能够理解:在哪搬砖都一样,何不离家近一点。如果觉得公司距离远,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我们也很坦诚讲,福田保税区虽然在福田,但是离福田CBD还挺远的:离公司最近的地铁站是3号线福保站,步行到公司的话大概20分钟,骑共享单车的话大概10分钟,对于不喜欢乘坐公司免费班车的同事并不友好。- 我们也和在职的多个同事访谈了关于公司位置的意见,供你参考:“没入职前觉得挺远上班后发现也还好慢慢习惯了” (PS:这个小伙伴温水煮青蛙了属于是)“有公司班车上下班地铁站点对点接送还好吧”“不方便,我都自己开车”“我住布吉很好啊,每天坐公司免费小巴上班上车就睡下车就到”“从不坐公司班车我骑共享单车”“可能***好处就是天天看红树林无敌海景”Q:你们公司靠谱不,别刚进去就裁员?A:公司已经成立21年,一位离职的同事总结的很到位:“金多多是有反脆弱能力的。”- 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外商缩减采购预算,忽然都不下新订单了;18年中美贸易战,糖果关税嗖一下翻了6倍;口罩期间,更是惊心动魄。一路走来,都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幸运的是,熬过来了没被怪***。2023年勉强挤进世界糖果百强,被《Candy Industry》评为世界糖果百强企业第95位,2024年上升到第81位,2025年又继续上升到第65位。- 不像机械/钢铁/耐用消费品之类的周期敏感行业,食品行业属于非周期性行业,践行的是长期主义。-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我们好多同事是“二进宫”:在公司某一发展阶段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但是在公司后续发展过程中又再次入职回来公司,特别让大家欣喜。我们统计了一下,这四年来回流的同事超过了10人。Q:你们公司和别的公司有什么不一样,我凭什么选你们家?A:我们自己照了照镜子,可能仅有几个地方勉强可以吹一下吧:- 只在垂直领域,深耕糖果行业。在海关出口数据中,我们得到官方认证***的成绩是糖果类目下出口金额全中国排名第三。- 自有生产制造基地。很多外贸小伙伴的痛点:没有自己的工厂太难了~。每个Buyer都希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能掌控供应链,能够自有工厂,是我们面对客户的底气。深圳的工厂是2006年就建立,在江门投资上亿元的生产基地也在2023年投入运营。自研,自产,自营,自销,闭环了。Q:你们公司的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是什么?A:有很多,但是品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品牌出海是中国民族品牌的必由之路。在我们艰难开拓出日本市场以后,当我们的产品以自己的品牌出现在Family Mart货架上售卖,当Buyer用日语说“你们创造了***”,我们内心很激动。这是***次有中国本土品牌的糖果在日本售卖。之前从未有过,因为大家懂的,日本不太能够接受中国品牌。- 习惯做OEM订单的业务员觉得做品牌就是给产品印一个自己的Logo就好了,直到在金多多洞察到营销大咖的玩法,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品牌出海,是一个体系,是要包含从本地化选品策略,渠道匹配,合规包装设计,价格策略,全渠道营销,促销计划,多点陈列,线上联动等等的一整套打法的组合。品牌出海我们也在不断摸索当中,但是很幸运赶上这几年中国品牌出海的大趋势,大胆尝试了一把,不想很幸运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中国食品品牌出海杰出案例。Q:外贸生意做了这么多年,你们的初心和梦想又是什么?A:刚开始可能就是为了赚钱。但是生意越做越大,却感觉越来越难,不是接订单难,而是获得尊重,很难。中国制造,特别是食品,在国际上一直很难得到认可。出国参展,主办方会把中国展团都安排在最偏最远的角落;接待客户,客户嘴里只说“I want cheap cheap”, 难道中国制造只能让客户留下cheap的映象吗;有一次我们熬夜竞标一个500强客户的OEM项目,按照规则系统判定我们中标,当时我们非常高兴,但第二天Buyer就打电话过来说中标的价格没达到他们预期,废标。标规则是他们定的,他们也可以随时破坏规则,而我们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如果不答应,还有大把的供应商抢着去做。所以我们默默在心里发誓,要努力,我们要做自己的品牌,我们要让世界都认可中国的民族品牌!不要受制于人!刚开始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更多小伙伴们加入一起把这个梦想变成一个信仰,变成了今天我们在为此而奋斗的一个使命,我们很开心现在这不是一个梦想,而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Q:你们公司有啥缺点没,老实交待!!!A:很多。基本上可以这样讲,一般公司存在的问题,很遗憾,我们都无法幸免。比如公司高速发展中带来的各种问题流程制度啊繁杂冗长,订单延迟啊无法准时交货,工作复杂度难度也很大,责权不清晰,跨部门沟通复杂部门墙林立,等等等等。分享几个离职同事的感受,也不藏着掖着:“流程推动好难,推不动,一件事沟通两天没个结果,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太高沟通成本。”“情商太低在这里活不下,离职后感觉自己情商智商上了一个台阶“ “过去干了这行这么久,都是同一个岗位,没想到差异这么大,报了这么多价,还是低到不能再低的价格,内部还要压价,受不了”。Q:写这么多啰哩吧嗦的,是不是就是想让我过来面试冲KPI?A:我们没有面试KPI。HR准备一次面试,从邀约协调时间到预定会议室到现场接待到面试评估各种工作,很麻烦。无效邀约损人不利己。Q:别废话,我就关心给的钱多不多?A:说实话,如果仅仅看薪资的话,我们的薪资只是在行业平均水平,比不了大厂比不了外企,但是我们希望在这里可以让你收获更多薪资以外的东西。最后,我们还是希望你能花一分钟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去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是要迎挑战还是享轻松?是见初心还是等退休? 这么多年的面试中,我们见过各种回答:“我想找个和之前差不多内容的工作,但是工资要比之前高才行”“我之前工作太复杂了,我想找一个轻松点的公司”“我之前公司规模太小,我现在想去一个高大上的大公司” 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么多年从人力资源角度的思考:每个人理想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但是在深圳,有没有什么工作是付出少但是回报多的?可能有,但不多。大部分公司,轻松的工作匹配的就是普通的工资,容易的事情匹配的就是能被轻易替代的岗位;公司里面最不可替代的人肯定是最忙碌的那个,公司里面的The One肯定是最焦虑的那个。有的人选卷,有的人选躺,没有对错,看个人选择;没有完美的公司,每个公司都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不如把找工作当成是相亲吧,没有***的,只有最适合你自己的。态度>能力>经验如果你对未来持开放的态度,有学习新事物的勇气,又恰好有一定的经验,那我们不妨花几分钟聊一聊,也许这对于你和我们都是一个机会。